(记者 王丽晓)由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文投承乾文化置业有限公司与木睦(北京)艺术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3月12日圆满落幕。
(资料图片)
自2022年12月30日盛大开幕,至2023年3月12日完美闭幕,在为期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在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分会场北京友谊商店、隆福寺木木美术馆三大展区接续开启,七大主展单元共展出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240名艺术家的390多件艺术作品,加之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多个平行展和卫星展,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接近500件艺术作品的超大体量,为走出疫情阴影之后的北京市民,献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大餐,全面展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繁荣生态。
一场多元“共生”的北京文艺盛会
作为北京首个以“艺术”冠名的双年展,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数字创意与生态文明”为主题,旨在思考后疫情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释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彰显北京博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既传统又多元的“和而不同”的艺术气质。
本届双年展通过《唤醒石头里存在的生命》、《蓝图北京》、《无尽的交谈》、《可见的浪漫:有关北京的记忆与想象》、《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英姿》等七个展览单元,以绘画雕塑、装置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未来艺术、红色艺术、传统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了在北京地区生发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话题和样本,丰富了“共生”这一主题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的涵义,以北京文化新名片之姿展现在公众面前:古代文明单元延续中华文化文脉,红色艺术专题重温新中国的奋进精神,当代艺术展现国际学术视野,科技单元聚焦全球环保生态,文学单元探讨全球文化异同,建筑单元助力城市升级愿景,城市专题单元则与观众一起体味北京的城市精神。
一届为公众而办的双年展
作为疫情后北京市举办的首个大型文化艺术活动,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得到了多方关注,市民和艺术界反响热烈,尤其是主办方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着意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实现了展现北京城市精神、艺术为大众服务的目标,为双年展这种历史悠久的展览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传统与先锋的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分布在不同城区的展览内容的交相呈现,以及平行展、卫星展与主展单元的呼应和补充,满足了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需求和精神需求,高品质的展览获得了民众的认可与点赞。展览期间共接待观众21万人次,线上触及观众数量达到1354万人次。
本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恰逢春节,主办方特别推出的“艺术陪您过大年”活动,观众多是全家出动,展厅里一片喜乐祥和的气氛,也为大众通常认为的高大上的艺术展览,增添了温馨的烟火气,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除北京本地游客之外,还有不少专程从河北、天津、成都、湖南等地前来观展的观众,北京艺术双年展的辐射作用初步显现。
高品质的展览和活动,也吸引了媒体的聚焦和关注,本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共吸引近百家媒体进行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环球日报、澎湃新闻、中新社等主流媒体报道60余次。中国美术报、凤凰艺术、雅昌新闻、Art-ba-ba、艺绽等艺术类媒体报道约80次。微博、抖音和小红书阅读量共计1354.42万人次。初步实现在当代青年人及非艺术领域人群中的破圈传播;实现在艺术领域话题及泛艺术的其他垂直领域话题中的破圈传播。
一次打造文化展示运营平台的新尝试
在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运营全过程中,主办方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勇于承担文化传播重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发挥文化领域引领作用,初步实现了将北京艺术双年展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文化IP的目标。
通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建设和运营,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深度融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全产业链条中,尝试利用保税政策和文化贸易、文化出口“双基地”的功能优势,在为首都打造“北京艺术双年展”这张全新文化名片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追求新思路、新模式与新路径。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