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催化剂,计算机的发明、人工智能的运用,每一次科技突破都与创新二字息息相关。北京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从政策法规到人才支撑,从试验区、示范区落地到多地协同,从内部创新到全球交流,始终汇集全方位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孵化动能和展示舞台,激荡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热情,也助推着无数创业者将梦想付诸实践,本期《为你喝彩》特别节目《扬帆逐梦正当时》,带您走近四位科技领域创业者,展示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
【资料图】
刘俊伟: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数字孪生技术,是指把真实的世界物体投射到数字世界中,形成孪生体,用来测观、甚至是预测物体的发展,简单来说,数字孪生就像一位预言家。在北京,就有这样一位科技工作者深耕这一领域,他就是泰瑞数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伟。
“数字孪生”概念于2002年被提出,由于当时研发技术受限,加上使用数字孪生技术的成本非常昂贵,因此被提出之后的10年里都没有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然而,刘俊伟认为“数字孪生”可以造福人类,不仅可以让城市更安全,也可以让城市的规划、运行更加高效,因此,他下定决心潜心研究“数字孪生”。
在当时,我国在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都是“追赶者”的角色,要想深入研究数字孪生,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历经20年艰辛探索,刘俊伟和团队成功将“数字孪生”应用于航测领域,研发出了国家数字航空传感器,能够将一座城市的可视化模型成功还原。
如今,刘俊伟团队研发的新一代航测传感器系统,无论是从分辨率还是数据存储能力都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刘俊伟一直在为推进中国城市智慧化、中国工业智慧化而不懈奋斗着。
赵勇: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技术科学。赵勇,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他深植人工智能领域近20年,致力于计算机视觉的研发,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行者。
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赵勇拥有许多“奇思妙想”,并且他会用尽一切办法将想法变为现实,高铁检修机器人就是其中一项。高铁底部的机械结构非常复杂,总共加起来有18000个零件,为了运行安全,这些零件每两天就需要检测一次,而这种机器人能够根据零件的三维外观形态来快速判断它是否松动或者丢失,一旦发现异常,检修人员就能第一时间获得机器人传回的故障数据,进而对列车进行针对性地维修。
目前,高铁检修机器人目前已覆盖列车常见的190余种故障项点,项点处理速率超过20000个/小时,在重要项点的故障诊断成功率大于99%,大大节省了检修人工成本,提高了列车检修效率,为高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赵勇始终遵循着“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初心,不断突破关键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在人工智能研发的道路上前进着。
陈兆芃:用新科技为医疗赋能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愈发广泛,在医疗领域也不例外。陈兆芃,北京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他与团队研发的“术中通用机械臂”应用于医疗领域,其精确程度极高,灵敏度几乎和人手不相上下,能够实现各类传统机器人难以完成的精细操作。
思灵机械臂能够有如此高的精确度,得益于一项核心技术研发——机械臂的关节里带有的高灵敏度力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可以让机械臂对力进行准确感知和控制,还能让医生对机械臂进行远程控制,协助医生远程治疗患者,大大提升了医生在实际医疗过程中的操作感受。目前,“术中通用智能医疗机器人”已经成为了全国行业标杆。
“你热爱一个东西和你很单纯地去做事,这两件事情一定是在一起的,我们就想把这个事做好”。陈兆芃坚守热爱,用科技创新完成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更为广阔深远的使命。
刘青:让中国智造站在世界前列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青,同样也用科技创新为医疗领域带来新的技术变革,他深耕血管支架创新研发11年,带领团队独创“3D多轴精密快速打印专利技术”,实现了3D打印和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融合。
血管支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传统的支架制作方式大多是在做好的管材上用激光雕刻机进行雕刻,这样的方式导致材料利用率非常低,而且这项技术的关键工艺早已被跨国公司的专利所覆盖。为了突破技术壁垒、提高材料使用率,刘青带领团队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独创了“3D多轴精密快速打印专利技术”,极大地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生产时间与成本。
这种支架的研制不仅在成本和时间方面做到了有效控制,还能够大幅降低患者术后的血栓发生率。更重要的是,这是全世界独一份的革命性产品,成功让中国企业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让中国智造站在了世界前列。
创新之路荆棘丛生,这些创新先锋们摸着石头过河,心怀理想、不断向前,为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力量。3月15日21:52,北京卫视《为你喝彩》带您走近这四位创新先锋的故事。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