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顺义区农村垃圾收运模式越来越成熟,垃圾分类蔚然成风,人居环境实现亮颜提质。通过积极开展示范小区、村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农村地区36个村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验收。
石家营村主街干净整洁。
走进马坡镇石家营村,街道干净整洁,村居别墅整齐划一。该村将垃圾分类等文明行为纳入精神文明奖评定范围,实行10余年来,村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生活垃圾产生量较以往减少20%左右。石家营村村民胡玉芬说:“我每天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已经成了习惯。”
石家营村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闭环机制,将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实行制度化管理,激发全体村民主观能动性,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石家营村党支部书记胡国卿说:“我们村设立老年人精神文明奖、老年人操心费,建立垃圾分类、规范停车等长效机制,有效提升村域环境建设水平,让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保洁员检查村民分类情况。
牛栏山镇以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方式,推行专业化保洁队进村负责保洁工作。垃圾分类指导员上门指导,村民投放后,入户收集员收运,进行二次分类后送到桶站集中点。该镇还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各环卫服务第三方管理中,制定考核办法,监督考核各环卫服务企业及所有环卫作业和管理人员。
保洁员收集分类好的垃圾。
金牛村两委工作人员周卫珍说:“现在村民已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保洁员在收集过程中,如果发现村民分类不准确,会及时跟村民沟通,帮助村民正确分类。”
区城市管理委城乡环境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李响介绍,随着全区垃圾分类不断深入推进,区城管委在农村地区推行“桶站集中,入户收集”模式,确保垃圾不落地,垃圾车不进村,直接对接集中桶站清运,增加垃圾收运频次,减少垃圾收运二次污染,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