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天气总是在乍暖还寒之间任性地切换。
(资料图片)
3月13日上午,北京城区的温度已经从清晨的个位数,迅速跃升到10℃以上。原本穿了毛衣和羽绒外套出门的市民张女士,脱下外套,扎系在腰上,用手机扫码,打开一辆共享单车,进入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
在春日暖阳的陪伴下,张女士开启了这一天的“动感单车”之旅。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回龙观地区,工作单位则在离家几公里以外的上地软件园。几年前,她每天去公司上班,最快的选择还只有地铁。
“那时候出门稍微晚一小会儿,地铁站里就会人山人海,等个好几趟还挤不上去。”张女士这样描述当时的尴尬。
而地面公交车由于线路绕行、停靠站点较多,再加上“随机”出现的道路拥堵,对于需要按时打卡上班的她来说,“不管是耗费的时间还是乘坐的舒适度,都不划算。”
其实,从地图上看,回龙观到西二旗直线距离也就不到4公里,理论上驾驶机动车5分钟左右即可抵达。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分布着早就建成通车的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和京包铁路,实际的机动车行驶路线要复杂的多。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王书灵介绍:“比如说,回龙观的人开车到西二旗去上班,他可能得绕到北边的北郊农场桥,开车差不多得半个小时到40分钟,而且高峰期还堵车。”
“上班本来就很累,谁能想到,比上班更累的环节,是在去上班的路上。”张女士这样调侃自己当时的生活状态。
正是为了解决类似张女士这样的“通勤族”面临的困境,北京交通规划和管理部门决定给短距离出行者找条“出路”。经过联合调研,携手合作,从线路选定、方案设计再到工程建设一路紧锣密鼓的推进,终于在2019年5月31日,开通了北京市第一条自行车专用路—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
这条自行车专用路,全长6.5公里,按照15公里/每小时的限速要求,基本上20多分钟左右就可以骑完全程。
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后,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进行了点对点的对比测验——工作日从回龙观至软件园,选择地铁、公交、小汽车、出租车和自行车这五种出行方式同时出发,自行车因为用时最短、出行费用最低,成为其中最便捷、性价比最高的出行选择。
目前,回天地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已经加入到了骑行上班的队伍。据了解,目前这条“自行车高速路”的日均通行量,已经达到了4000到8000人次。
“这条自行车道的沿线,还有服务区,临时停车休息也都很方便。我以前去健身房,就很喜欢动感单车燃烧卡路里,现在上下班的路上就可以健身,可以说是通勤、锻炼两不误。”市民张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因为选择自行车出行而获益的,不只是张女士这样的“骑行通勤族”。
研究数据显示,骑行作为一种零碳交通方式,与驾驶小汽车相比,每人每公里大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7千克,也就是说,每多一名小汽车的使用者选择自行车出行,每年便能减少1吨左右的碳排量。这意味着,每位骑行参与者,从个体角度实现了“碳中和”的目标;从群体角度,则是为首都的环境保护间接做贡献。
目前,在交通部门规划的慢行系统蓝图中,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的东拓南展工程也正有序推进。其中东拓工程向东延伸至天通苑地区,预计2023年6月竣工;南展工程向南延伸至西直门交通枢纽,目前南展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实现贯通,市民可沿上地东路、上地东二路、上地南路、信息路、中关村北大街骑行至北四环。
根据相关报告,这条自行车专用路南延至西直门桥后,预计将吸引大约30.6万人使用,吸引大约3.14万人骑行通勤,大约3000人将会改变原有的汽车等高碳出行方式,转向稳定的骑行通勤。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 王任卫)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