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9日是第11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顺义区救助管理站一直以人民为中心,“应救尽救,不落一人”,让救助工作更温暖;不断完善救助工作机制体制,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标准,让救助工作更顺畅;不放过一个细节,利用科技元素加大寻亲力度,让救助工作更温情。
“咱们凌晨3时30分出发,到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先给她办理离院手续,更换厚衣服,再带她去北京南站,必须在8时30分前到达,办理交接手续,把她交给武汉市救助管理站,9时他们乘坐的高铁就要发车,考虑到早高峰北京的路况,咱们赶早别赶晚。”这是顺义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闫鹏和同事将一名湖北籍精神障碍女子护送返乡当天的工作安排。
闫鹏在记录受助人员情况。
(资料图)
2018年,闫鹏从部队转业来到顺义区救助管理站,一直负责外勤、外联工作,日常需要救助和联系的人很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闫鹏有个专门记录联系受助人员亲属或户籍地的笔记本,每个人的情况记录得非常详细。闫鹏说,多年来,救助管理站的同事们始终坚守着“为生活无着人员服务”的初心,无论是赴黑龙江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回家,还是驱车千里至河南护送因病不能自理的受助人员返乡,所有人都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
2020年2月,一名在顺务工男子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得知他没有亲属,也没有能力负担医药费用时,顺义区救助管理站立即协调定点医疗机构,为他开辟绿色就医通道,邀请脑血管病专家会诊,全力救治,并承担了住院期间全部救治和康复费用,直到脱离危险,病情稳定,具备出院条件后,由当地救助管理机构将他接回原籍安置。
受助人员家属向顺义区救助管理站送锦旗。
这些受助人员中有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智力或精神障碍人员,也有因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骗被盗等临时遇到困境的人。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有了临时的“家”,得到了亲人般的关心和关爱。
“我一眼就认出他就是我的儿子,感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孩子。”2023年1月30日,娄女士来到顺义区救助管理站,见到了走失十余年的儿子。
娄女士(右)和儿子终于团聚。
原来,1月18日,有群众反映牛栏山某村发现一位疑似流浪的男子。报警后公安部门经过询问、人脸识别均无法确定该男子的身份信息,初步判断其轻度智力低下,后护送至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对他进行细致照料,并耐心地开导、安慰。“在救助管理站期间,我们给他提供一日三餐,每天不重样地增加营养,有时间就陪他一起遛弯儿。”区救助管理站站长雒星博介绍。在照顾好他的同时,根据其外貌特征,在网络上发布了寻亲公告。
最终在郑州公安部门的帮助下,顺义区救助管理站联系到了他的姑姑,继而联系到了其母亲,当即表示要乘最早的火车过来接他。
“看到在外漂泊多年的流浪人员终于与家人团聚,我们经常会跟着一起流泪。关心关爱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我们一直在行动,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救助,微光成炬,共同照亮生活无着人员的回家路。”雒星博表示。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