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快讯 >

昌平区向低效产业空间“开刀”,为集体产业用地利用闯出新路径

近日,记者从昌平区发改委获悉,昌平区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正在不断深入推进,一场疏解腾退工作正在北七家镇白庙村奥北市场如火如荼开展,目前126家商户已提前清退撤出,为城市发展腾出了空间。不久后,这里将进行空间重构、环境重塑,拟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引进“高精尖”产业,从而实现低效产业空间“改头换面”,同时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活水。

北七家镇集体产业用地白庙村3号地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奥北市场就坐落与此,其总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曾是北七家镇区域内规模较大、商户较多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一度聚集了471家商户。据北七家镇相关负责人回忆,15栋交易棚内包罗万象,卖果蔬的、卖小商品的、卖家具的,每天吆喝、砍价此起彼伏。然而热闹的景象也随之带来了逼仄、拥堵、脏乱等现象。

图1奥北市场目前经营状况


(相关资料图)

随着昌平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持续开展,低效产业结构不再符合北京发展的功能定位。于是,在昌平区委、区政府政策支持下,北七家镇党委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发挥毗邻未来科学城的优势,关停淘汰低端业态,把综合性批发市场初步调整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

“北七家镇地处昌平区协同创新发展走廊,被纳入未来科学城‘两区一心多点’的总体规划的辐射承载区,‘高精尖’企业聚集,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北七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北七家镇整体建设品质,为北七家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本着“留改拆”并举的工作原则,北七家镇加强拆后腾退土地利用研究,昌平区发改委等部门在项目审批、规划指标及用地预审意见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最终形成了《昌平区北七家镇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研究方案》。在保证区域绿地率不小于10%的基础上,拆除占用消防通道部分建筑、该地块北侧及东侧建筑以及部分建筑内夹层共1860平方米,保留9.6万平方米空间,对其进行安全加固和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改造,同时对路面、建筑外立面等进行改造修缮,打造符合将来电子信息领域中小企业工业生产所需通用、配套、集约的生产和测试空间。截止目前,2个交易棚已完成腾退工作,涉及商户126户。

图2 奥北市场正在逐步疏解腾退

“同时作为村集体产业用地,为村民谋福利始终是我们干事的初衷,镇多次专题研究探索农村集体产业用地的利用问题,按照‘乡镇统筹、集体持有、长期受益’的发展思路,推动解决村集体收入降低、村民利益无法长期保障等问题。”北七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11日,由北七家镇燕丹村、东三旗村、南七家村、东沙各庄村、西沙各庄村、白庙村六村联合组建的北京北未志晟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六村联营公司的成立也打破了以往“村村各自为战”的旧框架,开创性地以股权统合替代土地分割,几家产权单位按股权比例每年获得相应的收入,村集体经济可得到进一步壮大。对于白庙村的村民来说,由于是“自家土地”,村民今后不仅能拿到入股的分红收益,还可以拿到土地租金的收入,这无疑让村民们收入持续增长有了长效机制。

目前,六村联营公司正在加强与昌发展公司合作协商,接收该地块的13万平方米地上建筑,作为六村劳动力安置用房,同时积极引入万龙精益等智能制造企业,设立生产研发中心,逐步腾退现有综合批发市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联合公司正式运行后白庙村3号地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7000万元。

据昌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昌平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圆满完成了“疏整促”各年度目标任务,“下一步,昌平区将以集体产业用地白庙村3号地更新建设为抓手,结合疏整促专项行动和城市更新,加快对域辖区内集体产业用地、低效产业空间、闲置土地空间等进行资源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建设发展,抢抓发展先机,以‘减量’‘提质’为核心理念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昌平样板’。 ”

图文/孙靖 轩辕伊子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