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快讯 >

2023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 “北京时间”高峰论坛开讲

近日,2023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CIAC)“北京时间”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北京时间”高峰论坛以“新视听·新服务·新发展”为主题,来自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新京报、沈阳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负责人以及京东方、神策数据、百度、抖音等商业机构和平台的代表与新视听行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新时代视听产业升维之道,促进各行业在视听领域的创新和合作,赋能我国新视听产业转型实践。


(相关资料图)

本次论坛亮点纷呈,一大亮点就是北京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联建跨区域合作中心。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杨培丽见证双方的授牌仪式后宣布,“‘北京时间’北方中心”和“‘云盛京’北京中心”在“北京时间”高峰论坛正式启动。两大“中心”将深化新闻、政务服务及康养、美食、公益等民生服务方面的合作,以“北京时间”和“云盛京”为立足点,共同开发融媒产品和市场资源,为主流媒体平台资源融通、宣传互融、跨域共融做出积极探索。两大“中心”的成立也标志着北京广播电视台与沈阳广播电视台在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创新开拓跨域发展的新空间。

本次高峰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是与会各方携手共建“新视听协作体”。由北京时间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沈阳广播电视台云盛京客户端以及百度、京东方、神策网络科技等高科技企业共同成立的“新视听协作体”,将以“互联网+跨界”的大融合思路,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组织革新,共同搭建起一个资源协同、价值共生的生态平台,共同释放城市数据的价值和潜力,共同完成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将成为产业协作互联的生态枢纽和价值高地。

本次高峰论坛的第三大亮点是主流媒体、新视听行业专家、网络视听高科技企业三方共话,推动新视听行业的合作交流,让智媒体引领媒体融合迈向纵深。

正如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杨培丽在致辞中所说,目前,很多媒体在创新视听语言、提升民生服务品质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呈现出新的局面。主流媒体守正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运用新的视听语言,以全媒思维、全域变革的勇气,深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有效提升了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力。来自北京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和新京报社的三位资深媒体从业人,分别从广电和纸媒的特色出发,不约而同提出了以优质内容构筑流量高地的宝贵经验。

分享1,以优质内容构筑流量高地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李秀磊以《从“相融”到“深融” 加快构建网络视听服务新高地》为主题,提出只要优质的内容在,核心的用户在,就一切皆可为。要让媒体的内容、技术的优势和商业的模式相互催化,产生创新蝶变,实现价值变现。

沈阳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关金对“北京时间北方中心”和“云盛京北京中心”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他用“给了我们一片山海,一片未来”来形容自己对两大“平台”的未来憧憬,希望在更高平台、更广范围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沈阳新篇章故事,讲好全面振兴中的沈阳新突破故事,讲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你好沈阳”故事。

新京报社副社长郭强则以报社融媒转型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身后是我的国”、“新疆亮党徽大叔”为例,特别强调了主题策划的叙事创新、专题报道的表达创新,积极探索优质内容生成之道。

分享2,借助创新技术和应用服务的持续创造力助力产业升级

京东方执行副总裁、京东方艺云董事长姚项军围绕“屏之物联”发展战略,以“辉煌中轴”专题展等为例,让“屏”集成更多的功能,衍生出更多的形态,植入到更多的场景。

神策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桑文锋从“用户/客户数据平台”,“旅程编排引擎”和“用户/客户旅程分析”三引擎为切入点,提出新视听行业要重构数据根基,实现数字化经营。

分享3,智媒转型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新媒体委员会顾问宋建武以《运营城市的智慧媒体》为题,提出了“城市大脑”的概念,他希望媒体关注自己在未来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的一些新的角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新服务”概念。宋教授特别提到安吉融媒体中心,作为县级融媒,安吉融媒在改造过程中几乎联通了城市所有基础系统,实现了公共资源的集约化,城乡服务的一体化,年利润达1.1亿。诸多案例都印证了参与城市运营的媒体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次论坛主持人,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任兼北京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时间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全心结合自己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提出了关于“媒体融合从提升三种能力着手,挖掘广电媒体优势”的转型思考。一是广电品质+互联网技术/运营,形成供给侧改革能力;二是互联网运营和所获得的平台能力,提供媒体主业之外的拓展能力,即“新闻+”的服务能力; 三是广电媒体对党忠诚、群众信赖的特质,在政府和群众两端均形成强信任,其间蕴含的巨大连接能力和链路,可以广泛而有效地整合资源。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全中教授,作为本场圆桌对话的主持人,提出了“如何抓住智媒迭代的最佳时间窗口”的议题,与会各方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北京时间总编辑宗昊认为最佳时间窗口就是当下,她以“北京时间”客户端“救在身边”为例,提出要立足当下,只争朝夕,用好有限的客户资源,做有用有价值的产品。对此,新京报客户端运营部主编、传媒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亚仕表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这个窗口期会相对较长,目前媒体平台和表达方式并没有巨大变化,所以媒体可以跟上转型的节奏。北京日报客户端视频直播部主任王军华的观点是,不存在所谓时间窗口的问题,既然无法战胜对方,就去拥抱对方,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到这一步,就成功了。沈阳广播电视台云盛京事业部主任陈孚提出打造视听产业园的方式,寻求破解时间窗口的出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田维钢结合媒体面临的技术迭代与现实压力,做出窗口期大概是五年的预判,因此媒体要有紧迫感,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全力发掘自身议价能力。“站在树枝上的鸟儿从来不担心树枝折断,因为它只相信自己的翅膀,从来不相信树枝”,田教授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对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期待。

据悉,这是国际视听大会首次以主流媒体平台“北京时间”命名高峰论坛。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大力支持下,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时间)、北京广研广播电视高科技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

本次论坛主旨发言及圆桌对话精彩内容,可扫码回看。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5

推荐阅读

试卷家长评语

· 2023-08-05 17:26:42

蓬莱阁(关于蓬莱阁简述)

· 2023-08-05 14: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