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快讯 >

倡导移风易俗,顺义区大力弘扬绿色殡葬新风尚

近年来,顺义区以文明、绿色殡葬为目标,不断加大殡葬领域改革,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持续推进散葬坟墓治理,让逝者更有尊严,让环境更加宜居。

公墓设施更加完善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骨灰安置需求,顺义区先后出台《顺义区农村公益性林葬公墓建设资金补贴办法》和《顺义区农村公益性林葬公墓管理资金补贴办法》,合理规划殡葬设施布局,加大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补齐设施短板,要求公益性公墓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布局,节约土地资源;满足群众需求,美化生态环境;倡导殡葬新风,革除丧葬陋习”的总体原则,坚持建设小型墓、不立碑,选址要符合国家土地使用原则和城乡总体规划要求,墓区绿化率达到70%。目前,全区共有经营性公墓1个,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1个,镇级农村公益性公墓5个,村级公益性公墓110个,满足“公益、便民、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资料图】

木林镇大韩庄村村级公益性公墓。

此外,顺义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每年对115家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定,达标合格的公墓按照村级2万元、联建3万元、镇级5万元标准予以补贴。对申请建设的公墓进行验收,建设合格的按照每家10万元标准补贴资金。2022年,共发放85家公墓管理补贴资金186万元。

绿色殡葬蔚然成风

顺义区以满足人民群众丧葬需求为核心,以公益、惠民、文明、生态殡葬为方向,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厚养薄葬、绿色环保的安葬理念。

区殡仪馆为选择生态葬的逝者举办集体入葬仪式。

节地生态安葬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群众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骨灰自然葬和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是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并以植树、植花、植草等方式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地表不设标志物,且不保留骨灰,崇尚回归自然,提倡精神传承。骨灰海葬是指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安葬方式。

据了解,顺义区户籍的逝者选择自然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其家属除领取丧葬补贴外,还可到户口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生态葬奖励资金,每份骨灰奖励5000元。截至目前,顺义区共有200名逝者家属为去世的亲人选择生态安葬。

为表达对生态葬逝者的尊重和敬畏,顺义区修建了生态葬纪念场所,纪念墙高大肃穆,逝者姓名庄严整洁,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每年举办生态葬活动,诵读祭文,为逝者献花,表达哀思和深切的缅怀之情。

散坟治理效果显著

2020年,顺义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对散葬坟墓进行实地核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顺义区散葬坟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顺义区散坟专项治理参照意见》,对迁移至公墓或深埋不留坟头、不立碑的坟墓,由区财政奖励3000元。

马坡镇衙门村红白理事会倡导村民文明祭扫、低碳祭扫。

各镇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牛栏山镇新建2000个墓穴。马坡、龙湾屯、赵全营、仁和等9个镇在区级奖励3000元的基础上,制定镇级奖励政策。李遂镇安排专业施工队伍,帮助群众免费迁移或深埋坟墓,后沙峪镇出台多项便民措施,协调解决安置需求等。同时,各镇将散坟治理工作与移风易俗工作相结合,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积极倡导、引导群众采取深埋、不保留骨灰等生态化处理的方式安置散坟。截至2022年9月,全区共治理散坟12126座,完成率达100%。

接下来,顺义区还将持续加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广泛传播新时代绿色文明殡葬理念,引导群众树立绿色、文明、生态的殡葬新风尚。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31

推荐阅读

A股在配资平台分歧中向前

· 2023-03-31 19:59:38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tv.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电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